《儒家思想與領(lǐng)導(dǎo)者素養(yǎng)》課程大綱
一、中國哲學(xué)的三點(diǎn)特色
1. 以生命為中心的宇宙觀(以易經(jīng)為源頭)
2. 以價值為中心的人生觀(以尚書為源頭)
3. 向著超越界開放(以上帝或天為代表)
二、儒家與道家的差異
1. 儒家以人為中心,強(qiáng)調(diào)人之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之自然性。
2. 儒家以天為至高存有,突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有,展現(xiàn)宇宙視野。
3.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須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與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脫。
第一講 認(rèn)識孔子的志業(yè)
一、孔子(551-479 B.C.)的時代:春秋時代末期,天下大亂;禮壞樂崩,價值上的虛無主義。
二、人生三志
1、志于學(xué):五經(jīng)與六藝,學(xué)與思并重,學(xué)與德行并進(jìn)
2、志于道:人生理想,使命感,天下大同
3、志于仁:承禮啟仁,引發(fā)內(nèi)在動力
三、自我成長與社會和諧
1、孔子自述生平:“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孔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四、君子與小人的一線之隔——立志
1、士心為志,人生何去何從?
2、真誠是唯一的立足點(diǎn)
3、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
第二講 人性向善論的界說
一、人的結(jié)構(gòu)成分
1、血?dú)猓鹤釉唬骸熬佑腥洌荷僦畷r,血?dú)馕炊ǎ渲谏;及其壯也,血(dú)夥絼偅渲诙;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
2、心: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仁:“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人之“性”是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應(yīng)該在于“仁”
1、仁并非生來所具的固定不移之物(或狀態(tài)),而是要人(之心)去“為仁,欲仁”者。
2、此為“動力論”(力量論),而非“本質(zhì)論”
3、以“向”說“性”:“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于此可解。
三、依“人性向善論”才可理解之相關(guān)語句。
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2、“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3、“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4、“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5、“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第三講、審美情操與宗教信仰
一、以“樂”來抒發(fā)情緒:“子與人歌而善”(7.32),“子擊磬于衛(wèi)”(14.39);“取瑟而歌”(17.20)。
二、對“樂”的品味:“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7.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3.25);“惡鄭聲之亂雅樂也”(17.18)。
三、「詩」的實用性質(zhì):“不學(xué)詩,無以言”(16.13);“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13.5);“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17.9)
四、「詩」的原本旨趣:“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2.2);“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3.2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17.9)
五、欣賞曾點(diǎn)的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保11.26)
六、喪禮:肯定三年之喪(17.21);以內(nèi)心哀戚為主,“與其易也,寧戚”(3.4);“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7.9);“人未有自致者,必也親喪乎!保19.17)
七、祭禮:“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保3.12);“子之所慎:齋、戰(zhàn)、疾!保7.13)
八、對鬼神不宜“諂”、“媚”;“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2.24);“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保3.13)
九、對民間信仰的態(tài)度:“子不語:怪、力、亂、神”(7.21);“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1.12);“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保10.14)
十、孔子所信仰的是“天”:“獲罪于天,無所禱也”(3.13);“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6.28);“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9);“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十一、“天人合德”為人生最高目標(biāo),亦即“止于至善”。
第四講、全人教育與價值觀
一、全人教育
1、人才教育:成其可“用”
2、人格教育:求其心“安”
3、人文教育:當(dāng)下自“化”
二、動態(tài)的價值觀
1、自我中心:生存,發(fā)展
2、人我互動:禮法,情義
3、超越自我:無私,至善
三、新世紀(jì)的四字訣
1、對自己要“約”
2、對別人要“恕”
3、對自然要“儉”
4、對神明要“敬”
四、結(jié)論與討論
《儒家思想與領(lǐng)導(dǎo)者素養(yǎng)》所屬分類
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