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與執(zhí)行力》課程大綱
1、 走出思維意識的“胡同效應”
2、 企業(yè)現(xiàn)象及存在問題
3、 不確定因素下的思維與決策
4、 創(chuàng)造性思維(突破思維束縛)
5、 自我認識自己
6、 處理好與自己的關系
7、 自我意識、自我經營、自我管理
8、 經營品德“由內向外”
9、 性格與人生
10、 改變觀念、拓展思維、挑戰(zhàn)傳統(tǒng)
11、 執(zhí)行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12、 “知”與“行”的關系
13、 經理人管理什么?
14、 從身教、言傳、到行動(增強親和力)
15、 新知識與舊觀念(放棄意味著獲取)
16、 管理實踐(效果大于道理)
17、 執(zhí)行的關鍵:戰(zhàn)略、人才和運營流程
18、 執(zhí)行是一套系統(tǒng)化流程
19、 管理心理學在組織中的作用(管理也是服務)
20、 把握心理需求(滿足需求的途徑)
21、 人有哪些類別和特征
22、 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同理心傾聽)
23、 執(zhí)行是戰(zhàn)略的地基和基礎(細微處見精神)
24、 心理成熟標準(情感賬戶)
25、 經營長處,溝通中橋接不同風格
26、 應變術就是求生術(洞察危機,未雨綢繆)
27、 舊習慣是阻礙發(fā)展的絆腳石
28、 形成習慣的心理因素
29、 突破惰性和慣性思維習慣
30、 習慣的內在原則與行為模式
31、 溝通是執(zhí)行的開始
32、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33、 相互理解(換位思考)
34、 溝通和影響力(同理心溝通)
35、 理性溝通的原則;溝通誤區(qū)(信息扭曲)
36、 組織溝通(系統(tǒng)思考,溝通的核心)
37、 執(zhí)行力就是競爭力
《溝通與執(zhí)行力》課程目的
啟發(fā)管理者反思自己的管理實踐并深刻領悟:管理具有理性與悟性兩個層面,而其悟性層面即“管理的人格層面,”必須依靠管理者自身素質與境界的提升才可以理解和把握。
2、 領悟古今中外成功的用人之道,將使管理者走出狹隘的“管人”誤區(qū),從識人、選人、用人、育人等多方面多角度,審視并修正自己的用人觀念。
3、學習管理中的授權、獎懲、語言藝術,將有助于管理者把握管理中“度”的分寸與界限。
4、建立學習型組織是組織保持長壽的關鍵因素,為此,管理者必須成為學習型領導,才能夠在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中承擔新的領導角色。
5、旨在使管理者增強領導意識,轉變觀念,提升精神境界和加深文化內涵的思考與實踐的過程,它不僅是現(xiàn)實社會組織和管理變革過程中必然提出的新課題,也是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人文基礎。
《溝通與執(zhí)行力》適合對象
企業(yè)各級職員
《溝通與執(zhí)行力》所屬分類
特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