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工程進階課程》課程大綱
【課程思路】
1、 按曾經輔導過的一家企業(yè)成功案例將整個培訓課程串聯(lián)起來,按照當時的改善順序系統(tǒng)模擬講解,包括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的視頻。
2、 邊學邊用,1/3教室講解,1/3現場運用,1/3教室討論
【培訓模式】
分組演練:學員分4—6組,每組選取組長1名(擔任內部顧問師角色)
教室講解:組長安排組員對所講的每個工具進行案例演練,講師點評評分。
現場運用:組長安排組員對所學的每個工具進行現場運用,講師現場答疑。
教室討論:組長安排組員對現場所收集的數據,素材進行分析討論形成案例,講師點評及評分。
課后作業(yè):各組案例綜合形成改善計劃,由優(yōu)勝小組組長負責課后跟進,講師跟進及答疑。
【課程大綱】
引言:
1、課程內容按國家高等院校工業(yè)工程本科班教材結合精益生產進行系統(tǒng)講解。
2、所有案例均采用實際工作中的案例講解和演練。
3、課程內容按企業(yè)實際運用順序從宏觀到微觀,整體到局部進行調整。
第一部分. 工業(yè)工程基礎概念
1、IE活動及實施內容
2、IE與研發(fā)、生產、計劃、品質之間的關系與協(xié)調
3、系統(tǒng)導入IE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4、IE與精益生產之間的區(qū)別與關系
第二部分 IE系統(tǒng)改善手法
第一天:
一、為現有作業(yè)方法建模(SHIPS)
1、建模(選取改善目標)
P/Q分析,工藝流程分析,作業(yè)時間圖
案例演練:某食品公司工藝流程演練,某家電行業(yè)平衡分析表演練
2、時間分析(一切活動的基礎)
時間分析的種類, 秒表法,PTS法,綜合數據法,經驗估計法介紹及使用
標準工時的的制訂,測量對象選擇,異常值得剔除,觀察次數的設定
評定系數,寬放的設定方法及范圍
如何設定準確的標準工時(標準作業(yè)及作業(yè)標準)
案例演練:某機械公司,家電公司標準工時制訂演練
3、現場運用
繪制P/Q分析表及工藝流程圖
測定標準工時及平衡分析表,作業(yè)時間圖
4、數據分析及方案討論
運用頭腦風暴法,工作設計法分析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
第二天:
二、方法改善的分析手法
1、宏觀分析(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后現場錄像、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
產品流動,人員流動,信息流動分析
1.1 物型流程分析圖—物料入倉庫流動分析,產品生產過程流動分析
目的:識別物品價值流,減少和消除搬運,等待,檢查,儲存等不增值活動
案例演練:某智能穿戴股份公司倉庫物流改善案例演練(倉庫管理人員減少25%,場地減少30%),某汽車配件工廠產品流改善案例(在制品減少90%,前置時間縮短86%,作業(yè)人員減少演練35%)
(某鋼鐵廠,食品飲料廠,化工廠,LED廠,鋁型材廠,工藝制品廠,電子廠,家電廠案例展示)
1.2 人型流程分析圖—倉庫物料配送人員流動分析,生產作業(yè)人員流動分析
目的:識別人員價值流,減少和消除搬運,等待,檢查,儲存等不增值活動
案例演練:某智能穿戴股份公司倉庫配送人員改善案例演練(倉庫配送人員工作量減少65%)
(某汽車配件廠原材料“零”庫存,某LED廠案例展示)
1.3 布局及路線分析----搬運路線分析及工廠布局分析
目的:識別產品及原材料在整個工廠移動路線是否合理,布局是否合理
案例演練:某智能穿戴股份公司倉庫物流改善案例演練(路線縮短42%,場地減少30%)
3、現場運用
繪制倉庫物料、人員流程分析圖及移動路線圖
繪制產品生產過程流程分析圖及移動路線圖
測定物料、人員的相關數據
4、數據分析及方案討論
運用頭腦風暴法,ECRS,布局綜合評價法分析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
第三天:
二、方法改善的分析手法
2、中觀分析(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后現場錄像、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
人機聯(lián)合作業(yè),人人聯(lián)合作業(yè),SMED,稼動率,可動率,干涉分析,故障分析
1.1 人機聯(lián)合作業(yè),人干涉分析,機器干涉分析—1人操作1機,1人操作多機,2人操作1機,多人操作多機
目的:對人的作業(yè)簡化,提高人的效率,縮短機器的等待時間提高機器產量
案例演練:某手機觸摸屏企業(yè)3人操作1機錄像演練(1人操作8機)
(某復印機配件廠,某機械廠,某汽車廠案例展示)
1.2 人人聯(lián)合分析—多人共同作業(yè)
目的:對人的作業(yè)簡化,提高人的效率
(某鋼鐵廠,汽車廠案例展示)
1.3 SMED—快速換模、快速換模的實施工具與方法
目的:縮短換模和換線的時間,提高效率
案例演練:某線材廠換線時間縮短(換線時間由15分鐘縮短至3分鐘),某模具廠換模時間縮短(換模時間由24分鐘縮短至7分鐘)
1.4 稼動率,可動率,故障分析分析—機器綜合效率分析
目的:建立對機器使用的評價體系,提高效率
3、現場運用
繪制人機聯(lián)合分析表,繪制快速換模表
測定機器、人員及換模時間的相關數據
4、數據分析及方案討論
運用頭腦風暴法,ECRS,5w1h,5why法分析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
第四天:
二、方法改善的分析手法
3、微觀分析(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后現場錄像、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
動作分析,動作經濟原則,雙手作業(yè)分析,人型流程分析,攝像分析法
1.1 粗動作分析---人型流程分析
目的:找出人在作業(yè)時的加工,搬運,檢查,等待對其改善提高效率
案例演練:某醫(yī)療線材廠人的粗動作分析(提高作業(yè)效率23%)
1.2 動素分析,攝影分析,動作經濟原則---18個動素分析及MOD分析
目的:找出人在作業(yè)時的細的動作及細微的動作,對其改善提高效率
案例演練:某家電行業(yè)作業(yè)人員細動作改善案例(提高作業(yè)效率31%)
3、現場運用
根據動作改善著眼點找出作業(yè)人員動作上的浪費(粗,細,細微)
根據動作經濟原則找出作業(yè)場所的環(huán)境,布置等對動作造成的浪費
4、數據分析及方案討論
運用頭腦風暴法,ECRS,有效動作法,作業(yè)數量度分析法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
第五天:
三、新方法的基本設計
1、平衡分析(案例演練部分可通過改善前,后現場錄像、圖片及數據演練出以下改善效果)
解決瓶頸的七種方法,平衡產線的六種方法,山積表,平衡分析表,平衡率,理論產能(uph),理論人均產能(upph)
1.1 瓶頸分析---七種分析方法
目的:找出瓶頸,通過七種方法的運用,達到縮短瓶頸時間,提高產量的目的
案例演練:某燈飾廠改善瓶頸案例分析(提高產量7%)
1.2 平衡分析,山積表—經典IE六種平衡產線的方法
目的:對生產線進行平衡提高整體效率
案例演練:某燈飾廠平衡率從76%提高至81%(經典IE手法)
1.3 平衡分析---精益生產cell(單元制生產方式)提高整體效率
案例演練:某燈飾廠平衡率從81%提高至98%(精益生產手法)
防反彈措施的設計
1.1 標準作業(yè)的設計---區(qū)分標準作業(yè)及非標作業(yè),制作SOP
目的:防止反彈
1.2 激勵措施的設計---對員工作業(yè)從效率,品質,5S,紀律四個角度進行設計
目的:約束、激勵員工按標準作業(yè)
案例演練:某復印機配件廠激勵措施演示
3、現場運用
該部分不適宜現場運用,需在教室分析及討論
4、數據分析及方案討論
運用KT分析法,前導圖,頭腦風暴法結合以上工具分析及討論形成方案
綜合各小組的方案,進行優(yōu)化,完善制作項目建議書
5、改變觀念,學以致用
如何獲得決策層的支持
制訂詳細的推行計劃
《工業(yè)工程進階課程》課程目的
1、像顧問一樣系統(tǒng)的對現場進行診斷,數據分析,方案設計及討論,制訂改善計劃,設計激勵措施。
2、幫助企業(yè)提升自主改善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和發(fā)掘IE(精益)改善骨干。
3、觀念意識更新及系統(tǒng)掌握改善工具。
《工業(yè)工程進階課程》適合對象
所有管理人員
《工業(yè)工程進階課程》所屬分類
生產管理
《工業(yè)工程進階課程》所屬專題
課程設計與開發(fā)、
IE工業(yè)工程培訓、